图丨赛罕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何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诉源治理是在党委领导下多方联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赛罕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密结合“枫桥经验”60周年主题,打造党委领导、双向指导、三方联动、四个延伸、五类速裁的诉源治理“12345”赛罕模式升级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抓前端、治未病,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落实落地。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一个中心统筹诉源治理
坚持党的领导是开展好主题教育的根本保证,深入贯彻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的要求,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认识党委领导是诉源治理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充分依靠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诉源治理不是法院一家的事,要在党委领导下,多方联动推进”。以诉调对接中心作为参与诉源治理的“指挥中心”,统筹前端诉源治理、中端诉调对接、后端调审对接,统筹协调法院、司法、街道、社区、各类调解组织等各方调解力量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构建社区(村)—街道(乡镇)—人民法院三级预防化解纠纷路径,形成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繁简分流的分层递进、衔接配套解纷格局。2021年10月运行以来,诉前调解成功约1万件,调解成功率58.8%。2022年一审新收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8.03%,2023年同比下降8.35%。
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双向指导践行能动司法
深入贯彻主题教育“重实践”的要求,自觉把法院工作融入服务大局中来,以能动司法展现担当作为。坚持把“调”向前延伸,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调解指导,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孵化基地。第一,建成“赛法调解网络学院”,引入北上广一线调解专家,邀请辖区人民调解员参加培训,共组织线上线下调解授课培训48次。第二,推动“专职(法官)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线上双向联合调解。辖区人民调解员需要指导调解纠纷时,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提出申请,专职(法官)调解员协同联合调解。来到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的案件,如相邻权纠纷等,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分流给属地人民调解员,双向联合化解。第三,发挥法院专业培训优势,吸引辖区人民调解员来诉调对接中心“挂职锻炼”。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诉调对接中心设置的9个专业调解组,将针对性调解指导培训贯穿始终,以案代培,观摩调解,每案复盘,每周一课,每月评选调解之星,提升依法调解能力。完成培训的人民调解员逐步成为辖区街道、村居矛调中心的“骨干”,信访维稳的“好手”。
坚持完善系统思维,三大调解构建联动机制
深入贯彻主题教育“建新功”的要求,坚持系统思维,联手协同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专职调解、特邀调解、社区调解三支调解队伍,充分发挥联动机制,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元解纷体系。第一,专职调解由3个“1+1”(法官+法官助理)担任,重点化解法律适用争议大、专业疑难的矛盾纠纷。第二,特邀调解包括特邀调解员和调解组织。向社会公开招募选任81名特邀调解员,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法律工作者。引入工会、商事调解委员会、婚姻家事调解委员会等15家特邀调解组织,实行末位淘汰制,倒逼特邀调解员不断提升调解能力。第三,社区调解对接辖区街道办事处,将社区书记、网格员等基层社会治理人员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依托市委政法委牵头建设的“政法网格员”队伍,每个网格单元至少有一名法官或者法院调解人员,对于网格内适宜调解的案件,人民法院与网格员一起开展基层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四个延伸践行司法为民
深入贯彻主题教育“重实践”的要求,把践行宗旨、司法为民落到实处。推进关口前移、力量下沉,促进矛盾纠纷村村可调、多元化解、一网通调,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第一,向基层网格延伸。在社区(村)矛调中心设立57个法官工作站,重点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实现小事不出村。在街道(乡镇)矛调中心设立12个诉前调解工作站,重点推进信访化解、指导调解、联动化解,努力实现大事不出镇。第二,向企业园区延伸。在内蒙古中环产业园区、金桥“双创”示范区等大型企业园区,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等定制式精准法治宣讲、走访问诊,提升涉企纠纷源头化解精准性、有效性。第三,向重点行业延伸。聚焦赛罕区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重点行业领域,实现“法院+特邀调解组织+重点行业”“一揽子”化解类型化纠纷。设立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站,“法院+银行”推进金融机构在前端加强合规审核、规范放贷行为。针对物业纠纷较多的情况,与辖区人居服务中心、各物业属地社区调解员、各大型物业公司对接,设立12家物业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站。针对个案、类案发生的原因,主动向金融机构、住建部门等发送司法建议20个,与有关部门共同持续推动落实。发布涉土地房地产、物业、金融纠纷白皮书3个,助力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第四,向网上线上延伸。推进互联网+解纷模式,通过线上调解平台,打通法院与各基层治理单位之间数据共通、信息共享,实现法官与辖区基层治理单位、网格员、调解员等在线调解、法官在线指导、在线司法确认,将矛盾预防的“前端”与纠纷解决的“后端”互联互通,实现当事人解决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2021年10月以来线上调解案件6816件,调解成功4850件。
坚持深化司法改革,五类速裁推进提质增效
深入贯彻主题教育“建新功”的要求,抓好“公正与效率”主题,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效落实到每一个案件中。诉源治理解决不了的案件,由法院发挥最后一道防线作用。建立5个“1+1+2”速裁快审团队,对金融借款、买卖合同、民间借贷、房地产、物业五类常见纠纷实行速裁快审,以类案裁判为诉源治理提供风险评判、规则示范、价值引导。加大适用支付令、小额诉讼、简易程序力度,实行要素式审理,鼓励当庭宣判、类案速裁、快审快结。2021年10月以来,速裁快审结案25785件,占已结一审民商事案件70.09%,速裁快审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从49天缩短至27天。
赛罕区人民法院将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调解工作,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不断开拓创新,通过能动司法破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新题,真正做实做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